[青光眼]占据不可逆性失明眼病的第一位。青光眼性失明不但无法使其恢复视功能,还可能引起明显甚至剧烈的眼痛或头痛。因此,百姓中普遍对青光眼有畏惧感,多数人对青光眼的认识不全面,一些观念是完全错误的,这非常不利于青光眼的治疗。在3月10日―16日世界青光眼周期间,有必要对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加以剖析和纠正,建立青光眼诊治的“新”观念。
1青光眼是可以良好控制的眼病
青光眼患者最担心的是“得了青光眼,最终都会瞎的”,这种传说笼罩在不少青光眼患者的心头。
以前对青光眼的复杂过程认识不全面,科学研究还未阐明其发生和发展的机制,临床治疗的手段也受到限制,以至于一些青光眼最终失明。但是,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对青光眼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,科学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措施,临床医生不但能够采取多种方法如药物(多种抗青光眼的滴眼液)、激光(无损伤的选择性激光)、手术(各种显微手术、植入物)治疗青光眼,而且在某些青光眼如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还能通过及时的干预(缩小瞳孔或做周边虹膜切除/切开术)来防止青光眼的发生,使具有青光眼发生可能的眼,解除发病的危险。
青光眼是终身疾病,尽管能被控制,无论是药物、激光、手术,也要定期检查随访,因为目前的良好控制可能会随着年龄、其他疾病的出现而发生变化。及时、合理地进行相应的治疗,青光眼是“不会瞎的”。
2青光眼的发病是多因素的
青光眼青少年患者的家长会问医生:“听说青光眼是遗传的,我们都没有青光眼,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病呢?”
青光眼的遗传性至今没有很明确的答案。临床上发现一些青光眼具有家族遗传性特征,有的却完全没有,更多的是青光眼患病具有家族聚集性。现代的科学研究正从基因水平研究青光眼的这些临床表现特征,发现了一些青光眼的易感基因,但是还不能明确就是致病基因。这里的奥妙有待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。
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具有相同基因的人群是某一疾病的易感者,特别是处于相同环境生活的人群,这就是疾病的易感人群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小眼球、小角膜、远视眼或正视眼40岁以上,以及近视、糖尿病、眼底出血、自身免疫疾病等,都是闭角型、开角型青光眼的易感人群,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发病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。因此,高危人群也就是易感人群,一般1—2年1次定期眼科体检,以期及早发现青光眼。这一人群也不要为此焦虑惶恐,很多疾病的发生与环境、精神状况等还有密切的联系。
3青光眼患者不应限制饮水
常常听到青光眼患者之间相互交流:得了青光眼就要少喝水,即使是口渴也应限制饮水。这也是错误的观点!
与眼压有关的房水不是直接来源于血液里的水分,它是眼部经过特殊的组织结构选择性地主动分泌生成的,担负着眼内许多组织的营养代谢。此外,“饮水试验”(即通过短时间内大量饮水,即5分钟喝1000毫升来诱发眼压升高的试验)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因为其结果不可靠、干扰因素多而废止了,不再作为青光眼的辅助诊断措施。况且,现在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也不仅仅依据眼压,而是综合眼压、视神经乳头和视野来评价。换一个角度来看,“饮水试验”中的牛饮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。口渴是机体的生理信号,表明体内缺水,应该及时补充,否则可能造成机体的代谢障碍,带来不良后果,尤其是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如高血黏度等,严重的脱水可以促使血栓形成,诱发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死。因此,青光眼患者应该正常地生活,不需要限制饮水。如果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与血液循环不良(高血黏度等)有关,适当的饮水是有利而无弊的,加上适度的有氧运动,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,还可能对病情有所改善。
4青光眼患者的生活可以丰富多彩
青光眼患者因为害怕失去视力,往往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,远离了社会群体。
青光眼是一种心身疾病,即精神状况与身体的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,二者可以相互影响。如果常常紧张、焦虑、担忧,工作压力大,生活无规律性,容易导致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,从而损害健康,促使一些疾病的发生或发展。青光眼就是这类疾病的典型代表。我们做过调查研究,青光眼患者比较正常人群,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。通俗地说,青光眼患者有明显的性格特征,使得他们具有青光眼的患病易感性,而且一旦明确了青光眼病症,还容易造成“恐青症”。因此,从健康角度来讲,对工作、生活中的不如意要保持乐观,保持心境平和,不要因此而影响情绪。情绪波动会引起血压升高,同样也会引起眼压升高。患者家属也要给予适当体谅,发生矛盾时,与患者不要过于计较,作些妥协、让步。患上青光眼也不要过分担心,要经常参加社区活动,与他人多交流,不要把心事憋在心里,紧张、抑郁都会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更不利于控制眼压。参加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眼压,有利于青光眼的控制。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,劳逸结合,及时调整疲惫的身心,不仅对青光眼,而且对其他疾病的康复也是非常有益的。
来源: 点击人数:1568